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方重磅發布!秦剛:敦促有關國家停止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1 13:52:05

每經編輯 何小桃 蓋源源    

CFF20LXzkOz1vAPzGwB1NBRWrEOGsn8mEnHUe0iclE76SzV1tM0oF0HekCgIRxy3WxCRdibicjzykfFLNq1TO6xvg.jpg

今天(21日),中方正式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文件闡釋了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理念和原則,明確了重點合作方向和平臺機制。在今天上午舉行的以“全球安全倡議: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國方案”為主題的藍廳論壇上,外交部長秦剛表示,《概念文件》展現了中方對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擔當、對守護全球安全的堅定決心。同時他也透露,中國將適時舉辦全球安全倡議高級別活動,與各方共商安全大計。

CFF20LXzkOy4buibNFAtGfVMLoMSAul0M8bKHNuNbnTcLF0booMJvw26PDiacsLnoLHdwAcJE2S1uJHbFrJkAoGA.jpg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安全不是某些國家獨享的專利,更不應由個別國家說了算

“世界需要什么樣的安全理念、各國怎樣實現共同安全”已成為擺在所有人面前的時代課題。對此,習近平主席鄭重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目前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織表示贊賞支持。秦剛指出,最新發布的《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列出20項重點合作方向,具有鮮明的行動導向,歸納起來即:

堅定支持聯合國安全治理核心作用。努力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倡導大國帶頭講平等合作法治,反對搞霸權霸凌霸道。積極推動對話和平解決熱點問題。有效應對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挑戰。不斷加強全球安全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

外交部長 秦剛:安全是世界各國的權利,不是某些國家獨享的專利,更不應由個別國家說了算。全球安全倡議服務的是全世界人民的利益,維護的是全世界人民的安寧,需要國際社會團結合作,共同推進。任何國家,只要愿意加入全球安全倡議,我們都歡迎;只要真心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我們都支持。

沒有中國的安全也就沒有世界的安全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載入憲法的國家。秦剛強調,未來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范圍,不搞軍備競賽,始終堅持做世界和平的守護者。

外交部長 秦剛: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安全的國際環境。同樣,沒有中國的安全也就沒有世界的安全。中國從未主動挑起過沖突或戰爭,從未侵略過別國一寸土地。但來自外部的對中國的打壓遏制卻不斷升級,愈演愈烈,對中國的主權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我們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決反對冷戰思維和陣營對抗,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

烏克蘭危機一周年 停止拱火澆油 停止甩鍋中國

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已近一年,局勢走向備受國際關注。秦剛再次闡述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外交部長 秦剛: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始終立足是非曲直,恪守客觀公正,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應該”“四個共同”“三點思考”,為緩和局勢、化解危機發揮了負責任、建設性作用。我們將繼續勸和促談,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供中國智慧,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推動對話協商,解決各方關切,謀求共同安全。同時,我們敦促有關國家立即停止拱火澆油,停止向中國甩鍋推責,停止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

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

一、背景

安全問題事關各國人民的福祉,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事關人類的前途命運。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國際社會正經歷罕見的多重風險挑戰。地區安全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新冠疫情延宕蔓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疊加。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我們深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維護國際和平安全、促進全球發展繁榮,應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以團結精神適應深刻調整的國際格局,以共贏思維應對復雜交織的安全挑戰,旨在消弭國際沖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動國際社會攜手為動蕩變化的時代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實現世界持久和平與發展。

二、核心理念與原則

(一)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習近平主席2014年首次提出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贏得國際社會普遍響應和廣泛認同。這一安全觀的核心內涵,就是主張秉持共同安全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的安全;主張重視綜合施策,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協調推進安全治理;主張堅持合作之道,通過政治對話、和平談判來實現安全;主張尋求可持續安全,通過發展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全的土壤。我們認為,只有基于道義和正確理念的安全,才是基礎牢固、真正持久的安全。

(二)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主權平等和不干涉內政是國際法基本原則和現代國際關系最根本準則。我們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各國內政不容干涉,主權和尊嚴必須得到尊重,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的權利必須得到維護。應堅持主權獨立平等,推動各國權利平等、規則平等、機會平等。

(三)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承載著世界人民對兩次世界大戰慘痛教訓的深刻反思,凝結了人類實現集體安全、永久和平的制度設計。當今世界發生的各種對抗和不公,不是因為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過時了,而是由于其未能得到有效維護和履行。我們呼吁共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維護聯合國權威及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主要平臺地位。冷戰思維、單邊主義、陣營對抗、霸權主義與聯合國憲章精神相違背,應當受到抵制和反對。

(四)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一國安全不應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我們認為,各國安全利益都是彼此平等的。任何國家的正當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重視和妥善解決,不應被長期忽視和系統性侵犯。任何國家在謀求自身安全時都應兼顧其他國家合理安全關切。我們主張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倡導自身安全與共同安全不可分割,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不可分割,安全權利與安全義務不可分割,安全與發展不可分割,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從而實現普遍安全、共同安全。

(五)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戰爭和制裁不是解決爭端的根本之道,對話協商才是化解分歧的有效途徑。我們呼吁加強國家間戰略溝通,增進安全互信,化解矛盾,管控分歧,消除危機產生的根源。大國應堅持公道正義,承擔應盡責任,支持平等協商,根據當事國需要和愿望勸和促談、斡旋調停。國際社會應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鼓勵沖突各方以對話建互信、解紛爭、促安全。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制造更多困難和復雜因素。

(六)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當前,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更加豐富,呈現更加突出的聯動性、跨國性、多樣性,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我們倡導各國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共同應對地區爭端和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問題,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完善規則,攜手尋求長遠解決之道,推進全球安全治理,防范化解安全困境。

上述“六個堅持”彼此聯系、相互呼應,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其中,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是理念指引,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是基本前提,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是根本遵循,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是重要原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是必由之路,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是應有之義。

三、重點合作方向

實現世界持久和平,讓每一個國家享有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讓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能安居樂業,人民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是我們的共同愿望。各國需要同舟共濟、團結協作,構建人類安全共同體,攜手建設一個遠離恐懼、普遍安全的世界。

為實現上述愿景,中方將在全球安全倡議框架下開展與世界各國和國際、地區組織的雙多邊安全合作,積極推進安全理念對接和利益共融。我們倡導各方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積極開展單項或多項合作,與中方的努力互補互促,共同促進世界和平安寧。

(一)積極參與聯合國秘書長“我們的共同議程”報告關于制定“新和平綱領”等建議的工作。支持聯合國加大預防沖突努力,充分發揮建設和平架構的作用,幫助沖突后國家開展建設和平工作。進一步發揮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秘書長和平與安全子基金作用,支持聯合國在全球安全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支持聯合國提高維和行動履行授權能力,堅持當事方同意、保持中立、非自衛或履行授權不使用武力的維和行動三原則,堅持政治優先,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維和行動應獲得充足資源,支持為非盟自主和平行動提供充足、可預測、可持續的資金支持。

(二)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格局。大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上承擔特殊重要責任。倡導大國帶頭講平等、講誠信、講合作、講法治,帶頭遵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堅守不沖突不對抗的底線,求同存異、管控分歧。

(三)堅決維護“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共識。遵守2022年1月五核國領導人發表的《關于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加強核武器國家對話合作,降低核戰爭風險。維護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為基石的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積極支持有關地區國家建立無核武器區。促進核安全國際合作,建立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

(四)全面落實第76屆聯大通過的“在國際安全領域促進和平利用國際合作”決議。

在聯合國安理會防擴散委員會、《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等框架下開展合作,推動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提升各國防擴散出口管制、生物安全、化武防護等方面能力水平。

支持全球常規武器軍控進程。支持在尊重非洲國家意愿的前提下開展中國、非洲、歐洲輕小武器管控合作,支持落實“消弭非洲槍聲”倡議。積極開展人道主義掃雷國際合作及援助,為雷患國家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幫助。

(五)推動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鼓勵當事國堅持通過坦誠對話溝通,化解分歧,尋求熱點問題的解決之道。支持國際社會在不干涉內政前提下,以勸和促談為主要方式,以公平務實為主要態度,以標本兼治為主要思路,建設性參與熱點問題政治解決。支持通過對話談判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等熱點問題。

(六)支持和完善以東盟為中心的地區安全合作機制和架構,秉持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等“東盟方式”,加強地區國家間的安全對話與合作。支持在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框架下推進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通過瀾湄合作專項基金實施相關合作項目,努力打造全球安全倡議實驗區,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七)落實實現中東安全穩定的五點倡議,倡導相互尊重,堅持公平正義,實現核不擴散,共建集體安全,加快發展合作,共同推動構建中東安全新架構。支持中東國家加強對話、改善關系的積極勢頭和努力,照顧各方合理安全關切,壯大維護地區安全的內生力量,支持阿拉伯國家聯盟等區域組織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國際社會應采取實際步驟推進巴勒斯坦問題“兩國方案”,召開更大規模、更有權威、更有影響的國際和會,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得到公正解決。

(八)支持非洲國家、非洲聯盟、次區域組織為解決地區沖突、反對恐怖主義、維護海上安全所作努力,呼吁國際社會向非洲主導的反恐行動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非洲國家增強自主維護和平的能力。支持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推動非洲之角以及薩赫勒、大湖地區等熱點問題和平解決。積極落實“非洲之角和平發展構想”,推動非洲之角和平會議機制化,積極打造合作示范項目。

(九)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積極踐行《宣布拉美和加勒比為和平區的公告》承諾,支持包括拉共體在內的區域和次區域組織為維護地區和平安全、妥善處理地區熱點問題發揮積極作用。

(十)重視太平洋島國在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等領域特殊處境和合理關切,支持太平洋島國為應對全球性挑戰所作努力,支持島國落實其《藍色太平洋2050戰略》。加大提供物資、資金和人才支持,幫助島國提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能力。

(十一)加強海上對話交流和務實合作,妥善處理海上分歧,攜手打擊海盜、武裝搶劫等海上跨國犯罪,合力維護海洋和平安寧和航道安全。倡導跨境河流上下游國家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相關爭議,保障跨境河流航運安全,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保護跨境河流生態環境。

(十二)加強聯合國在國際反恐斗爭中的中心協調作用,支持國際社會全面落實聯大和安理會反恐決議及《聯合國全球反恐戰略》,共同打擊所有被安理會列名的恐怖組織和人員。推動全球反恐資源進一步向發展中國家傾斜,加大發展中國家反恐能力建設。反對將恐怖主義與特定國家、民族和宗教掛鉤。深入研究和應對新興技術對國際反恐斗爭的影響。

(十三)深化信息安全領域國際合作。中方已提出《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希望推動達成反映各方意愿、尊重各方利益的全球數字治理規則。持續推進落實《中國-阿拉伯聯盟數據安全合作倡議》和《“中國+中亞五國”數據安全合作倡議》,共同應對各類網絡威脅,構建開放包容、公平合理、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全球網絡空間治理體系。

(十四)加強生物安全風險管理。共同倡導負責任的生物科研,鼓勵各利益攸關方自愿采納《科學家生物安全行為準則天津指南》。共同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能力建設,降低生物安全風險,促進生物科技健康發展。

(十五)加強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領域國際安全治理,預防和管控潛在安全風險。中國已就人工智能軍事應用和倫理治理發布立場文件,愿與國際社會就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加強溝通交流,推動達成普遍參與的國際機制,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治理框架和標準規范。

(十六)加強外空領域國際合作,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外空國際秩序?;趪H法開展外空活動,維護在軌航天員的安全和空間設施的長期可持續。尊重并確保各國平等享有和平利用外空的權利。堅決反對外空武器化和軍備競賽,支持談判締結外空軍控國際法律文書。

(十七)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發揮領導作用,有效統籌、調動全球資源,共同應對包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內的全球性重大傳染病。

(十八)維護全球糧食和能源安全。加強行動協調,維護國際農產品貿易平穩運行,保障糧食生產和供應鏈暢通,避免將糧食安全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加強國際能源政策協調,為保障能源運輸創造安全穩定環境,共同維護全球能源市場和能源價格穩定。

(十九)全面、有效落實《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鼓勵各國為打擊跨國犯罪,締結或參加有關國際條約、公約或協議,或者作出制度性安排。支持聯合國三項禁毒公約,維護國際禁毒體制,倡導國際社會協調一致、責任共擔、真誠合作,共同應對毒品問題帶來的挑戰,構建不受毒品危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尊重各國主權基礎上積極開展執法合作,共同提升執法能力和安全治理水平。支持建立全球培訓體系,為發展中國家培訓更多適應維護自身安全需要的執法人員。

(二十)支持各國在氣候變化、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暢通等領域合作,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可持續發展促進可持續安全。

四、合作平臺和機制

(一)利用聯合國大會和各相關委員會、安理會、相關機構以及其他有關國際和地區組織等平臺,根據各自職責,圍繞和平與安全問題廣泛討論溝通,提出共同倡議主張,匯聚國際社會應對安全挑戰共識。

(二)發揮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合作、亞信、“中國+中亞五國”、東亞合作相關機制等作用,圍繞彼此一致或相近目標逐步開展安全合作。推動設立海灣地區多邊對話平臺,發揮阿富汗鄰國外長會、非洲之角和平會議等協調合作機制作用,促進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

(三)適時舉辦全球安全倡議高級別活動,加強安全領域政策溝通,促進政府間對話合作,進一步凝聚國際社會應對安全挑戰合力。

(四)支持中非和平安全論壇、中東安全論壇、北京香山論壇、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論壇(連云港)以及其他國際性交流對話平臺為深化安全領域交流合作繼續作出積極貢獻。鼓勵創設全球性安全論壇,為各國政府、國際組織、智庫、社會組織等發揮各自優勢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提供新平臺。

(五)圍繞應對反恐、網絡、生物、新興科技等領域安全挑戰,搭建更多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和機制,共同提升非傳統安全治理能力。鼓勵各國高等軍事院校、高等警察院校之間加強交流合作。未來5年中方愿向全球發展中國家提供5000個研修培訓名額用于培養專業人才,共同應對全球性安全問題。

全球安全倡議秉持開放包容原則,歡迎和期待各方參與,共同豐富倡議內涵,積極探索開展新形式新領域合作。中方愿同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追求幸福的國家和人民攜手同行,協力應對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并肩守護地球家園的和平安寧,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平安的鐘聲響徹人間。

編輯|何小桃 蓋源源

校對|王月龍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英国免费一级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