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7 22:56:28
◎劇本殺行業快速增長中,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劇本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448.1億元。對于這一室內項目,萬達電影、金逸影視、華策影視、芒果超媒都有所布局。
每經記者 畢媛媛 每經編輯 文多
電影+劇本殺,會是什么形態?行業龍頭萬達電影(SZ002739,股價13.8元,市值301億元)似乎嗅到了商機。
2022年底,萬達電影就通過官網預告了劇本殺平臺“夠趣”發布。萬達方面還表示,希望依托線下場景和線上流量提升公司非票房的收入增長。
劇本殺行業仍在快速增長中,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劇本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448.1億元。“只要產品得當,對于萬達電影本身的單一抗風險方面(來說),會是比較好的防御。”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時表示。
萬達電影不是第一家將目光瞄向劇本殺行業的影視公司,據每經記者不完全統計,金逸影視(SZ002905,股價8.17元,市值31億元)、華策影視(SZ300133,股價5.45元,市值104億元)、芒果超媒(SZ300413,股價33.66元,市值630億元)都有所布局。
2月初,萬達電影在互動平臺表示,2023年,公司開發的線上劇本殺平臺計劃上線,希望依托影院場景與線上流量優勢助力入駐商戶業績提升和公司非票房收入增長,實現共贏。
萬達電影的動作不是空穴來風。去年底,萬達集團官網就預告過,劇本殺平臺名為“夠趣”,要打通劇本殺上、中、下游行業通路,實現廠家、商家、玩家的一站式交易,解決行業溝通閉塞、經營標準不一等痛點,最大限度便利店家經營,助力商戶業績提升。
圖片來源:萬達集團官網截圖
“對萬達電影來說,不管是影視作品,實體院線還是萬達本身,都有做劇本殺平臺的天然優勢。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獲客,對品牌和消費都能起提升作用,也有助于形成整體的品牌優勢和產品優勢。”張毅對每經記者表示。
“夠趣”這個平臺也不是萬達電影在劇本殺方面的第一次試水。2022年初,由萬達影視授權改編的劇本殺《斗破蒼穹云嵐篇》以城市限定的方式面向全國發行。萬達方面表示,首輪銷售覆蓋超200城的劇本殺門店,并在抖音、小紅書、快手等社交平臺不斷發酵?!抖菲粕n穹》是萬達影視、閱文、騰訊共同出品的經典玄幻IP。
2022年,影視行業深受疫情影響,新片少、客源少,影城的經營面臨巨大挑戰。9月份,北京CBD萬達影城開業了一家名為“W+”的潮玩店,除了集合末那末匠、愚者樂園等多個潮流品牌和盲盒外,還打造了一家劇本殺店。萬達對此打出的宣傳語為:除了喝酒,還可以去體驗一下沉浸式光影演繹劇本殺。
圖片來源:萬達集團公眾號截圖
1月底,萬達電影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全年盈轉虧,虧損額13億元至19.5億元。2021年為盈利1.06億元。
公告表示,第二季度影院停業率超過50%,第四季度最多時停業率接近65%,同時影片供應相對不足,全年上映影片數量減少約40%。
探索內容新形態,不僅僅是萬達電影一家在做嘗試。2022年初,金逸影視在互動平臺稱,公司一直致力于給客戶提供更高端、更具差異化的服務體驗,旨在打破傳統影院的思維進行經營創新,已在廣州試點引進劇本殺。
各家影視公司或多或少都在與劇本殺做聯動,例如芒果超媒在2021年宣布旗下品牌“MCITY”在上海開放首家旗艦實景娛樂體驗館。對影視公司而言,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授權,《刺殺小說家》《慶余年》等知名影視IP早已宣布授權劇本殺創作。
不僅上游影視公司介入劇本殺,以騰訊、中手游、電魂等為代表的游戲公司也在這兩年下場,拓展自己在Z世代的影響力,拓寬游戲IP的變現力。2021年3月,圍繞王者榮耀IP角色的劇本殺作品《不夜長安•機關詭》在展會上正式公開露面。
相較于IP授權,萬達電影決定做劇本殺平臺,意味著更大的投入。張毅認為,萬達電影并不是缺電影業務,而是希望靠平臺拉動年輕消費群體。“對于萬達電影來講,劇本殺對年輕用戶的吸引度非常強。知名品牌尤其是老品牌都在想方設法培育年輕群體,劇本殺恰恰是Z世代最喜歡的娛樂社交活動之一。從這個角度看,劇本殺對于延續萬達電影的品牌是有優勢的。”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2023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發展現狀及消費行為調研分析報告》,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的市場規模達170.2億元,預計到2025年中國劇本殺行業市場規模將增至448.1億元。
“線上、線下的劇本殺本質都是品牌的培育,業務本身、衍生周邊也是可觀的營收增長點,只要產品得當,對于萬達電影本身的單一抗風險方面(來說),會是比較好的防御。”張毅認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