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西北第一城,向北跨出一大步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6 21:49:09

“北跨”之后,將使得渭河成為西安的市內河,有效拉大城市發展骨架,擴容城市經濟增長空間。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西安發布

西安市兩會正在舉行。2月15日,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西安市將加快實施“南控、北跨、西融、東拓、中優”戰略,全面吹響城市“北跨”發展“集結號”。

其中明確,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工作力量和項目布局向“北跨”聚集,促進產城融合、板塊聯動,構建渭河南北呼應的擁河發展格局。同一天,西安舉行推進“北跨”發展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集中開工項目150個,總投資1324.63億元,年計劃投資374.96億元。

目前,西安市已制定《西安市推進“北跨”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西安市推進“北跨”發展空間規劃綱要》等一系列實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見。

解讀:向北擁河發展,西安已謀劃多時。2018年,《大西安2050空間發展戰略規劃》首次提出“北跨、南控、西進、東拓、中優”空間發展戰略;西安市“十四五”規劃綱要調整為“北跨、南控、西融、東拓、中優”,成為近年西安空間發展的總綱領。

西安“北跨”涉及區域范圍 圖片來源:西安發布

為什么要北跨?一直以來,西安是以城墻內為核心、單核發展的城市形態。從地理區位條件看,西安山地面積占全市面積一半以上,平原面積僅四千余平方公里,進一步發展空間嚴重不足。不僅如此,西安南側為秦嶺生態保護區,發展空間日益受限;而北邊為廣袤的渭河沖積扇平原,具備大規模城市建設的先天條件??邕^渭河向北發展,成為西安空間發展的必然選擇。

“北跨”之后,將使得渭河成為西安的市內河,有效拉大城市發展骨架,擴容城市經濟增長空間。去年3月,西安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再次明確實施“十字方針”戰略,并強調要“向北跨出工業強市的一大步”。

目前,渭北區域已經形成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產業集群,一條工業大走廊初具雛形。西安制造業集聚發展,不僅將帶動城市能級提升,也有助于疏解中心城區人口和功能,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

#動向

漳汕高鐵即將全面開建

福建日報消息,2月16日,《新建漳州至汕頭高速鐵路(福建段)施工圖審核招標公告》在江西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布,標志著漳汕高鐵即將全面開工建設。根據公告,新建漳州至汕頭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已于2023年1月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這也是2023年內首條獲批的國家高速鐵路項目。

粵康碼停止部分服務

廣州日報消息,近日,粵康碼發布服務公告彈窗稱,按照有關規定,粵康碼的老幼助查、健康申報、防疫工作臺等服務入口于2023年2月16日11時起關閉。停止以上服務后,后臺將徹底刪除、銷毀服務相關所有數據,切實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到2025年山西煤炭產量將保持在14億噸/年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山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其中提到,到2025年,煤炭產能穩定在15.6億噸/年以內、煤炭產量保持在14億噸/年,煤礦數量900座左右。對部分特殊煤種和稀缺煤種(主焦煤和無煙煤)進行戰略儲備,戰略儲備礦產地數量為10處左右。

湖北擬推動賽馬等重點產業

極目新聞消息,2023年湖北省體育工作會議2月15日在武漢舉行。根據會議,湖北將把體育產業放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加快推進量質齊升,力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為實現這一目標,湖北將加強政策供給。圍繞助力武漢、襄陽、宜荊荊“三大都市圈”建設,制定出臺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激勵措施、促進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競賽表演業、體育培訓業以及賽馬、垂釣、冰雪等重點產業發展,逐步形成湖北體育產業特色和優勢。

杭州攜手吉利構建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

杭州日報消息,2月16日,杭州市政府與吉利控股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杭州市委書記劉捷說,高質量發展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吉利控股集團重點發展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業務,也是杭州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要聚力做強實體經濟的鐵柱鋼梁,支持吉利控股集團加快產業項目建設,攜手構建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

#數讀

31省份2022年社融規模增量:粵浙蘇均超三萬億

2月16日,央行公布2022年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表顯示,廣東2022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位列第一位,為35104億元;第二名浙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4921億元;江蘇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3754億元,居第三。

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定區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1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2022年社會融資規模整體情況看,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32.01萬億元,比上年多增6689億元,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較大。

#放榜

70城最新房價,京滬環比上漲

2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1月70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情況顯示,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轉漲、二三線城市環比降勢趨緩。

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分別有36個和13個,比上月分別增加21個和6個。價格方面,上海、合肥新建住宅價格環比增幅0.7%領銜,成都、寧波環比上漲0.6%,西寧環比上漲0.5%,北京環比上漲0.4%。二手房方面,北京、深圳環比漲幅分別達0.9%和0.6%,南京、上海也分別上漲0.5%和0.4%。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根據統計局數據計算,1月份全國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漲幅為0.0%,同比漲幅為-2.3%,這是自2022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止跌跡象。雖然有一定的季節性因素,但總體來看,購房者預期有所改變,對穩房價的信心逐漸增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宏觀動態 宏觀動態 吉利汽車 經濟數據 宏觀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英国免费一级黄片